“你究竟想表达什么?” 姐姐温柔地抚摸着隆起的腹部,眼神中流露出迷惑与不解。
那位军区首长站在那里,嘴唇微微颤抖,手中的烟盒掉落在地,他却浑然未觉。
首长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姐姐的脸庞,仿佛那一瞬间跨越了漫长的时光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 首长最终开口,声音沙哑。姐姐回答道:“杨雪娇。”
首长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,脸上的表情从震惊转变为一种我无法捕捉的复杂情感。“杨雪娇…… 你的父亲……”
1995 年春天的军营,晨练的哨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。杨阳和战友们整齐地列队,伴随着沉重的步伐在操场上跑过。
晨雾中,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得清晰。指导员刘勇在训练结束时喊道:“杨阳,训练后到连部来一趟。” 杨阳立刻立正敬礼:“是,指导员!”
动作利落而干脆。战友小赵打趣道:“肯定有好消息,连长要表扬你了。” 杨阳摇了摇头,继续整理内务。
三年来,杨阳在连队上立过两次三等功,上个月更是被评为“标兵”,他的照片正高挂在营部的光荣榜上,绯红的背景下金色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。
走进连部办公室,连长张泽与指导员刘勇正在交谈,看到杨阳的到来,他们立刻停下了讨论。“杨阳,今年的提干名额下来了,团里给我们连一个名额。”
连长开门见山地说道。杨阳立刻挺直身体,目光坚定。指导员接着说:“经过连队党支部的研究,决定推荐你参加提干考核。怎么样,有信心吗?” 杨阳的手微微颤抖,嘴唇微动:“报告指导员,我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!”
“好样的。” 连长拍拍他的肩膀,“下周开始,时间紧迫,任务繁重。你要做好准备。” 连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:“这是去年考试的题目,你先熟悉一下。” 杨阳接过文件,双手微微颤抖。
指导员递给他一杯水:“别紧张,你的条件是最好的,就当平时考核即可。” 杨阳喝了口水,点了点头:“谢谢指导员,谢谢连长。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。” 连长看了看手表:“好了,去准备吧。晚上来我宿舍,咱们详细聊聊。” 他立正敬礼,转身离开办公室。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他身上,映衬出他挺拔的身影。
回到宿舍,战友们立即围了上来。“什么事啊?” 小赵好奇地问。“提干考核的名额,连队推荐了我。” 杨阳声音平静,却在眼中绽放出星星般的光芒。瞬间,宿舍里沸腾起来。
“太好了!我早就知道你会的!”“杨阳,你可是我们的骄傲!”“一定得好好庆祝一下!” 李强递给杨阳一支烟:“兄弟,这下可得加油了,咱们连多少年没出过军官。”
杨阳婉拒:“我得准备考核,希望这段时间能麻烦你们多担待一点。” 战友王刚拍着胸口:“放心,内务卫生我们包了!你只管安心复习。” 小赵搬来一把椅子:“来来来,快说说考什么,我们来帮你准备!”
李强则摆摆手:“别闹,让人家安静一下。” 杨阳感激地点了点头,从柜子里拿出复习资料,手中的红笔在重点上划出一道道醒目的痕迹。窗外传来声声训练口号,他瞥了一眼,随即又低头沉浸于书本之间。
从那天起,杨阳的生活愈发忙碌,白天照常训练与执勤,夜晚则挑灯夜读。某个夜晚,他正埋首在学习室,通信班长匆匆赶来,告知他:“杨阳,有你的电话,是你姐姐打来的。”
杨阳顾不上放下手中的笔,迅速朝值班室跑去,一把抓起话筒,因跑得太急差点绊倒身后的椅子。电话那端,姐姐杨雪娇的声音温柔而亲切:“弟弟,你最近忙吗?”
“还好,只是在准备提干考核,有点紧张。” 杨阳不由自主地握紧了话筒,陈述着自己的忙碌。
“我计划下周去看你,顺便给你送点东西。” 电话那头,姐姐轻笑着说道。杨阳有些愣住:“姐,你现在身体…… 没问题吗?”
“没事,才六个月,医生说一切正常,可以适当活动。” 她的语气中透着坚定,“再说,你提干这么重要的事情,我怎么能不来?”
“可是……” 杨阳想要再说什么,却被姐姐打断。
“你不用担心,我姐夫会陪我去的。” 就在此时,电话那边开始传来嘈杂声,姐夫的声音随之响起:“别担心,我会照顾好你姐姐的。”
“姐夫,那我……” 杨阳尚想表达几句,但姐夫已坚定地说道:“就这么定了,下周四到,你记得请假来接我们。”
挂上电话,杨阳愣在原地,内心五味交杂。姐姐怀孕六个月的她,还要千里迢迢来探望他,这让他感动的同时又无比担忧。
夜深人静,值班室外的天空星光点点,杨阳的思绪飘回了家乡:那个小院子,熟悉的小路,以及姐姐温暖的笑容,仿佛迅速拉近了距离。
次日晨练时,杨阳明显心不在焉,做着俯卧撑竟然忽而停下。班长不解地问:“杨阳,怎么了?” 他立刻回应:“报告班长,没事!”
调整好情绪后,他继续苦练,那汗水一滴一滴,沉浸在地面上。班长走近,轻声说:“听说你姐姐要来了?别担心,我们会安排好的。” 杨阳惊讶地抬头:“您怎么知道的?”
班长笑了:“这里没有秘密。好了,继续训练吧,别松懈。”
晚上,他给姐姐发了电报,希望她能推迟来访,然而姐姐却坚持原计划。电报室的灯光下,电报员递给他一张纸条:“你姐姐回电了。” 打开一看,上面的字迹温暖如春:“已买好车票,周四见。不要担心,一切都好。”
杨阳小心翼翼地折好纸条,轻轻放进口袋。电报员笑着说:“你姐姐真好,这么惦记你。” 杨阳点头:“她一直都是,为我考虑的。”
连长得知情况后,特批了杨阳半天假去接姐姐。“家人的支持无比重要,别辜负了她的一片心意。” 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里满是关怀。
阳光明媚的周末,杨阳早早地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,身穿笔挺的军装,擦得锃亮的皮鞋在阳光下映出他紧张的面容,期待着与姐姐的重逢。
杨阳在站台上焦躁地来回踱步,时不时地看一眼手表。“8571 次列车即将进站,请旅客做好准备……” 广播声在周围响起。随着列车缓缓驶入,他的目光紧盯着那扇即将打开的车门。列车停稳后,人潮蜂拥而至。
杨阳踮起脚尖,不断筛寻着姐姐的身影,努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挪动。他仔细查看每一扇车门,却始终没能找到她。
就在他心中焦虑不已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:“杨阳!” 他猛然转身,看到姐姐杨雪娇挽着丈夫张明的手臂,慢慢向他走来。她的腹部隆起,行动显得格外缓慢。
杨阳惊愕地发现,姐姐的头发中已经添了几缕白丝,脸庞上也显露出些微皱纹。“姐!” 他激动地几步并作两步向前,接过姐夫手里的行李。姐姐仔细打量了他一番,眼圈微红,柔声道:“瞧你,又壮实了不少。”
她伸手轻轻整理了杨阳的领口,又拍了拍他肩上 “无形” 的灰尘。这个熟悉的举动让他回想起童年时,姐姐总是这样为他理顺衣物。
“别站着了,咱们先去休息吧。” 杨阳关切地说道,搀扶着姐姐走出车站。军区招待所为探亲家属准备了简单而温馨的房间。
杨阳安顿好姐姐和姐夫,递上一杯温热的茶。房间不大,却处处显露出温馨的气息,窗外可以看到训练的士兵们。
他打开窗户,让清新的空气涌进室内。“路上累不累?” 杨阳关切地询问。姐姐拿起茶杯,笑着回答:“还好,只是这小家伙有些不安分,总是在踢我。” 她望向窗外,深吸一口气:“这儿的空气真不错,比城里清新多了。”
“我不是让你安心在家等消息吗,偏要跑这一趟。” 杨阳假装责备。“我就是担心你。” 姐姐放下茶杯,认真地说,“你从小就那么要强,我怕你给自己施加了太多压力。” 姐夫张明在一旁轻声笑道:“你姐姐可一直惦记着你。”
这时,姐夫从行李袋里拿出一个保温盒:“看,这是你姐姐特意做的卤肉,她一路上小心轻放,还怕凉了。” 杨阳打开保温盒,里面盛着他最爱吃的卤肉,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。“姐……” 他一时哽咽,感动得无以言表。
“快尝尝,看味道有没有变。” 杨雪娇轻轻拍着他的手。杨阳夹起一块肉,放入口中,瞬间被熟悉的味道带回了无忧的童年。
下午,杨阳带着姐姐和姐夫在营区附近慢慢行走。阳光透过枝叶洒落一地,微风拂过,带来初夏的气息。他们沿着营区的小路漫步。杨阳不时担忧地看着姐姐:“慢点,别急!”
姐姐却笑着摇头:“放心,医生说适量运动对胎儿有益。” 她指向前方的山坡,“那边的景色不错,能看到整个军营吗?”
“是啊,我们经常跑到那里。” 杨阳点头回应。姐姐的脚步突然停下,目光远眺山坡:“爸总喜欢站在高处看风景,说那样能看得更远……”
杨阳小心扶着姐姐的手臂,缓缓往前走。“记得小时候,每天放学,你总是等在校门口吗?” 姐姐突然开口,打破了沉默。“你记得那时候吗?”
杨阳笑了笑:“那时候我太小了,心里总担心自己会走丢。”
“才不是,你其实是害怕我找不到你。” 姐姐的眼中闪烁着笑意。
杨阳有些害羞:“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,你居然还记得。”
姐姐指着路旁那棵大树:“看看,那棵树是不是和我们家门前的那棵很像?”
杨阳仔细观察,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。
姐姐的语气温柔而细腻:“你当年总是问我:‘爸爸妈妈去哪了?’我总是无从回答。”
杨阳的笑容瞬间凝固。
父母的车祸发生在他五岁那年,尽管记忆变得模糊,但那种失去带来的痛苦却在心底挥之不去。
他喉咙发紧,转过身去,假装整理衣服,实则不想让姐姐看到自己渐渐湿润的眼眶。
姐夫察觉到气氛的沉重,忙岔开话题:“听说明天你们要训练,我们能不能去看看?”
杨阳回过神来:“当然可以,我已经向连长请示过了。”
张明拍了拍杨阳的肩膀:“你小子气色不错,看来在部队的伙食挺好!”
杨阳和姐姐都笑了,刚刚紧张的气氛立刻缓和了不少。
晚餐是在军区食堂解决的,杨阳选了个靠窗的位置。
“杨姐,你知道吗?你弟弟可是我们连的标兵!” 小赵兴奋地说道。
姐姐笑着看向杨阳:“我弟弟从小就很优秀。”
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,把杨阳夸得天花乱坠。
面对大家的赞美,杨阳不好意思地低头吃饭,耳根都红了起来。
饭后,杨阳送姐姐和姐夫回招待所休息。
临别时,姐姐紧握着他的手:“别给自己太大压力,早些休息吧。”
离开了招待所,杨阳并没有直接返回宿舍,而是在操场上走了几圈。
在月光下,他努力回忆起父亲模糊的身影。
第二天早晨,杨阳照常参加早操,然后带着姐姐和姐夫参观营区。
他们在操场边驻足,目睹着战士们整齐划一的动作。
杨阳指向远方:“那是我们连的训练场,今天有实弹射击训练。”
姐姐惊讶地望着他:“你也要开枪?”
杨阳微笑着回答:“当然,这是基本功。你们想去观摩一下吗?”
姐夫张明兴奋地点头:“太好了!我还没亲眼见过实弹射击呢!”
他们刚走到半路,远处却传来了急促的哨声。
中午,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—— 军区首长要来视察。
整个营区瞬间忙碌起来。
连长骑着自行车飞快赶来,远远地大喊:“杨阳!杨阳!”
杨阳回过头,看到连长脸上写满了紧张与急促:“军区首长要来视察!快清点人数,准备迎接!”
周围的战士们听到消息,立马行动起来。
杨阳面露为难:“姐,今天可能没法陪你们了。”
“没关系,我们自己在招待所休息就好。” 姐姐理解地点头。
姐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去吧,别担心我们。”
杨阳正准备送姐姐回招待所时,连长匆匆跑来:“杨阳,快集合!首长半小时后就到!”
就在他要转身的瞬间,姐姐突然扶住腹部,脸色瞬间苍白。
“姐,你怎么了?” 杨阳紧张地问。“没事,可能只是有些疲惫,休息一下就好了。” 姐姐微笑着,强作镇定。
杨阳急忙扶住姐姐的胳膊,感觉她的身体微微颤抖。
他看了看连长,转头又瞥见姐姐那痛苦的表情,心中纠结不已。
“我送你去医务室!” 杨阳毫不犹豫,扶着姐姐朝医务室走去。
姐夫也显得紧张:“要不要去医院?”
张明脸色苍白,右手紧握着妻子的手,左手提着随身包,紧跟在杨阳身后,步伐急促。
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,却来不及擦拭。
连长见状,立即冲过来: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
“我姐不舒服。” 杨阳咬紧牙关,手臂用力支撑着姐姐。
连长迅速掏出哨子,猛地吹响,高声喊道:“医务兵!医务兵!”
营区另一头,听到哨声的两名医务兵迅速拿着医药箱跑了过来。
见到杨雪娇的状况,他们立刻架起担架。
“小心点,她怀孕六个月了。” 杨阳紧张地提醒道。
医务兵们动作迅速,帮助杨雪娇躺在担架上,迅速向医务室移动。
在医务室明亮的灯光下,军医仔细检查着杨雪娇的情况。
杨阳和张明在一旁紧张地屏息等待结果。
军医检查后,松了口气:“没什么大碍,只是有些疲倦,需要休息。”
军医随即拿出几片药,递给杨雪娇:“服下这个,可以缓解不适。多休息,不要走动太频繁。”
张明小心翼翼地接过药片,倒了杯水,扶着妻子一同服下。
他的手依然微微颤抖着。
“真没事吗?” 杨阳还是心里不安地问道。
军医点了点头:“胎动正常,没有宫缩的迹象,血压也在正常范围内。”
杨阳将姐姐安顿在医务室的休息室,心里满是愧疚:“都怪我,不该让你跑这一趟。”
姐姐握住他的手,微笑着说:“你快去集合吧,别让首长等急了。”
杨雪娇躺在洁白的床单上,脸色渐渐恢复红润。
她轻轻抚摸着肚子,温柔地对弟弟笑了笑:“真的没事,快去吧,你的任务更为重要。”
杨阳犹豫不决,不愿意离开。
这时,连长走了进来,轻拍他的肩膀:“杨阳,首长马上就要到了,你是标兵,必须到场。”
杨阳不放心地望了一眼姐姐,最终还是快步离开了医务室。
杨雪娇靠在床头,目光投向窗外,遥望着远处忙碌的军营,记忆潮水般涌来。
二十年前的冬天,父亲出门执行任务,再也没有回家。
母亲接到噩耗后,带着她和刚满三岁的杨阳,看护着这个破碎的家庭。
两年后,母亲因车祸离世,杨雪娇那时才十二岁,面对年幼的弟弟,她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。
窗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,那是迎接首长的准备。
杨雪娇闭上眼睛,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亲切的声音。
“你在想什么?” 张明为她倒了一杯水,递到她手中。
“只是想起一些往事。” 杨雪娇接过水杯,声音透着淡淡的忧伤。
轻轻啜了一口水,她的目光继续落在窗外。
阳光洒落,战士们朝气蓬勃地列队,杨阳站在其中,显得格外挺拔。张明坐到床边,关切地开口:“你从未详细说起过你父亲的事情。”
他们已婚三年,但关于岳父的回忆,杨雪娇始终只言片语。她的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,伴随一丝隐痛,“牺牲那年,他不过三十出头。”
张明点头,心中若有所悟:“难怪杨阳如此渴望军旅生涯。” 他的目光凝视着墙上悬挂的军旗,似乎在思索着什么。
杨雪娇沉默片刻,轻声道:“其实,杨阳对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记忆,所知的一切皆来自我的叙述。”
窗外,军号声响起,宣告着首长的到来。医务室的门推开,军医走了进来:“感觉好多了吗?”
杨雪娇笑着回应:“好多了,谢谢。” 军医拿出血压计,再次测量:“恢复得不错。” 他笑着补充道,“你弟弟刚才偷偷来询问了三次你的情况,我都把他赶回去了。” 杨雪娇无奈一笑:“他从小就这样,总是挂念我。”
“首长已到,你想出去看看吗?你弟弟或许会参与汇报演出。” 军医友好地提议。杨雪娇望向张明,后者点头:“我陪你去,但不要站太久。”
张明温柔地扶着她,慢慢起身,并为她披上一件外套。两人小心翼翼地向外走去,军医在旁叮嘱:“若感到不适,立刻回来,不要勉强。”
杨雪娇点头,缓步向操场走去。远处,整齐的口号声响起,那是阅兵式开始的信号。营区的道路两旁,驻扎的战士和家属们聚集在一起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操场。她找了个阴凉处坐下,目光始终锁定在弟弟的身影上。
队列中的杨阳一丝不苟,动作干练利落,杨雪娇不由得流露出温柔的神情,思绪不禁回到了多年前。
那个冬日清晨,她在昏暗的厨房里摸索着生火做饭。手指冻得通红,她笨拙地切着菜,隔壁的小杨阳在沉睡,呼吸平稳。
为了让弟弟上学顺利,她必须在他醒来前准备好一切,然后再匆匆赶去上班。尽管叔叔婶婶曾劝她把弟弟送走,或者自己改嫁,她都坚决拒绝。“我答应过妈妈,要照顾好弟弟。” 这便是她的固执回应。
为了杨阳有个更好的未来,她省吃俭用,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弟弟的学费和补习班上。当杨阳向她表明想参军的愿望时,她既惊讶又欣慰。
“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吗?” 那晚,她认真地询问。小弟弟坚定地点头:“姐,我想像父亲那样,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。” 她望着他,突然间,仿佛看到了父亲的模样。
送别杨阳的那天,车站人潮涌动。杨雪娇站在人群中,静静凝视着弟弟穿着崭新军服,背着简约行囊,跟随着征兵干部走上了火车。
她没有落泪,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:“照顾好自己,有困难一定要写信回来。” 火车汽笛响起,她竭力保持微笑,不让弟弟察觉到自己的不舍。
杨阳探出窗外,尽情呼喊,但声音被周围的喧闹淹没。火车缓缓启动,那一刻,杨阳在窗边挥手:“姐,等我穿上军装回来!”
在站台上,杨雪娇挥舞着手帕,目送着火车渐行渐远,直到它只剩一个小小的身影。回家的路上,她的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流淌。
自此,她的生活便沉浸在一封封信件的期待中。她轻轻拭去眼角,重新聚焦,回到了现实。此时操场上,演习接近尾声,首长正滔滔不绝地发表讲话。
她远远地看到,杨阳依旧在队列中,挺胸抬头,战士的神情一丝不苟。首长站在检阅台上,军装笔挺,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。
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,震撼着整个操场:“同志们,你们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!我对这个连队的战斗力充满信心!”
战士们齐声回应:“是的!首长好!” 那声音如潮水般在操场上涌动,气势磅礴。
“我们回去吧,太阳太大了。” 张明关切地说道。
他眼中流露出对妻子那微显疲惫的容颜的关怀。
远处的太阳愈加灼热,阴凉处的观礼者已经坐满。
杨雪娇刚想起身,忽然看到一位军官朝她走来。
那位军官身着笔挺的军装,步伐矫健地朝杨雪娇走去。
“请问是杨阳的家属吗?” 军官恭敬地询问。
“是的,我是他的姐姐。”
杨雪娇微微一愣,不由自主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。
张明站起身,搀扶着妻子,脸上满是疑惑。
“首长想见你们,请跟我来。”
军官手指示意方向,表情严肃且恭敬。
杨雪娇与张明对视一眼,惊讶之情溢于言表。
为何军区首长会想要见他们?这个突如其来的邀请令他们措手不及。
在互相告诉对方要保持冷静的默契下,杨雪娇和张明紧随军官,走向一座雄伟的办公楼。
军官在前引路,步伐轻快有力。
杨雪娇紧握着丈夫的手,心跳加速,紧张感不断涌上心头。
张明察觉到妻子的紧张,轻轻捏了捏她的手,给予无声的安慰。
办公楼内气派而庄严,墙上悬挂着各类荣誉证书和奋斗的历史。
军官引导他们穿过漫长的走廊,最后停在一扇雕花木门前。
他轻轻敲了敲门,回应后便推开门,让杨雪娇与张明走入。
宽敞的会议室内,几位军区领导正在低声交谈。
看到杨雪娇与张明进来,众人均停下了谈话。
明亮的会室里,窗外是军营的全景,色彩斑斓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。
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杯清茶,几位身着整齐军装的领导急忙将目光转向这对夫妻。
一位最高军衔的首长郑重走向他们:“你好,我是军区司令员王志刚。听说你是杨阳的姐姐?”
“是的,首长好。” 杨雪娇感到一阵紧张,声音微弱回应。
首长身材高大,神态威严,然而一笑却和蔼可亲。
他伸出手,与杨雪娇和张明握手,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,亲切无比。
首长细细打量了杨雪娇,突然开口道:“你和我一位老友真是神似……”
这番话让杨雪娇一惊,首长为何会提到“老友”?
心中满是疑惑,她仍然恭敬地伫立,等待首长继续说下去。
首长的目光投向杨雪娇,缓缓抬起右手,似乎想要触碰她的面庞,却在最后一刻停住了。
他的声音变得低沉,仿佛自言自语:“你父亲叫什么名字?”
杨雪娇愈感心悸,似乎即将揭开某个重大的秘密。
“杨铮。” 她轻声回答,声响却在宁静的空间中清晰无比。
首长的脸色瞬时惨白,手中的烟盒啪嗒一声跌落在地,烟散落一地,无人顾及。
“杨铮……” 首长低声喃喃着这个名字,声音中透着无法置信的震惊,“真的是你……”
“您…… 您认识我父亲?” 杨雪娇的声音微微颤抖。
首长没有直接回应,眼睑微红,目光转向一旁的参谋长:“快请杨阳来。”
参谋长立即离开了会议室。
首长示意杨雪娇和张明入座,自己则拉过一张椅子,安静地坐下,与他们面对面。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杨雪娇的脸庞。
“你父亲是哪一年... 离开的?” 首长问,声音微微颤抖。
“1975 年,那时我才十岁。” 杨雪娇回答道。
首长深吸一口气,闭上眼睛,似乎在努力平复情绪。
杨雪娇和张明互相困惑地对视,心中充满疑问。
门被推开,杨阳急匆匆地走了进来,立正敬礼:“首长好!”
“坐吧。” 首长指了指旁边的空椅子。
坐下后,杨阳关切地望向姐姐:“你感觉好多了吗?”
姐姐点了点头。
首长的目光在兄弟姐妹二人之间经过,表情愈发复杂。
“杨阳,你父亲叫杨铮,是在 1975 年牺牲的,对吧?” 首长突然问道。
杨阳愣了一下:“是的,首长。但我对父亲的记忆不多,都是姐姐告诉我的。”
首长转向杨雪娇:“你知道你父亲牺牲时的情况多少?”
“不多。当时部队来人告诉我们,说是保密任务,不便透露。” 杨雪娇回忆起那段往事。
首长沉默片刻,起身走到窗前,背对着他们。
阳光透过窗户,映在他的身上,勾勒出一道长长的影子。
“二十年过去了...” 首长的声音低沉而悠远,“二十年前,我与您父亲是战友,情如兄弟。”
会议室里静默无声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“那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。” 首长带着回忆的痛苦说道。
杨雪娇和杨阳的眼睛瞪得大大的,从未有人提起过父亲牺牲的具体情况。
“你父亲... 他...” 首长转身,眼中闪烁着泪光,“为掩护我们撤退,他独自留下,最终...”
首长的话却在此时戛然而止,兄妹俩已然心知肚明。
“若非你父亲的英勇,我们四个都无法生还。” 首长哽咽着说道。
片刻沉默后,首长继续说:“见到你,我一下就认出了你,真像你父亲。”
杨雪娇哭红了眼睛,满怀激动:“真的?我像父亲?”
“非常像,尤其是那双眼睛。” 首长走近几步,声音低沉有力。
杨阳轻轻握住姐姐的手,二人相视,心中无言。
二十年的谜团,二十年的思念,此刻终于有了答案。
首长回到座位,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:“这是我们当年的合影,你父亲正处于中央。”
杨雪娇小心翼翼地接过照片,手微微颤抖。
照片中五位年轻的军人意气风发,中央那个身材魁梧的军人,正是她们模糊记忆中的父亲。
“首长,谢谢您告诉我们这些。” 杨阳哽咽道。
首长点头,随即问道:“杨阳,我听说你在准备提干考核?”
“是的,首长。”
“很好。” 首长若有所思,“杨铮的儿子即将成为一名军官,他若在天有灵,一定会感到欣慰。”
会议结束后,首长亲自将杨雪娇和张明送到门口。
临别之际,他握住杨雪娇的手:“你父亲曾救过我的命,这份恩情我始终铭记。”
杨雪娇感激地点头,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感激。
第二天,指导员单独找到杨阳:“明天开始提干考核,准备好了吗?”
“报告指导员,我准备好了!” 杨阳挺直腰杆,充满自信。
“很好,首长对你很看重。” 指导员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回到招待所,杨阳发现姐姐正在收拾行李。
“姐,你们明天就走吗?”
“嗯,不能耽误你考核。” 杨雪娇一边叠衣服,一边说。
杨阳坐到床边:“你身体没问题吧?”
“放心,医生说只是普通疲劳,休息一晚就好。” 姐姐微笑安慰道。 提干考核在紧迫的氛围中如期而至。杨阳一项项认真面对笔试、体能测试与面试。
姐姐和姐夫并未如计划那样离开,而是选择在此守候,期待杨阳的考核结果。三天后的某个清晨,杨阳兴冲冲地赶来,脸上掩饰不住的欢乐:“姐!考核结果出来了!”
“怎么样?” 杨雪娇紧张地询问。“我通过了!” 杨阳激动得几乎跳起来,“连队推荐名额只有我一个人过了!”
杨雪娇立刻站起,激动地将弟弟拥入怀中:“太好了!爸爸知道后一定会无比骄傲!”
之后的日子仿佛在梦境中流淌,杨阳收到了军官学校的录取通知。杨雪娇和张明也顺应首长的建议,搬进了军区生活。
在杨阳计划去军校报到的前一天,兄妹俩坐在招待所的小院子里,享受这难得的宁静片刻。“姐,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住的那个小院子吗?” 杨阳忽然问道。杨雪娇点头:“记得,那时屋子漏雨,你总是帮我接水。”
杨阳笑着说:“还有那个邻居的大黄狗,每天都追着我跑。” 杨雪娇轻笑道:“你总是害怕地躲在我身后,结果那狗反而不敢靠近你。”
两人都笑了,眼中流露出温暖的回忆。杨阳眺望着远处的军营,声音变得低沉:“姐,这些年你是真的辛苦了。如果没有你,我今天也不会如此。”
“傻孩子,别这么说。” 杨雪娇轻轻拍了拍弟弟的手,“我们是一家人,这些都是我应做的。”
杨阳认真地说:“你本可以去读高中,甚至上大学,但你为了我,放弃了自己的梦想。”
杨雪娇沉默片刻:“我从未觉得那是放弃。” 哥哥感到一阵酸楚:“姐,我终于可以照顾你了。”
杨雪娇微微一笑:“其实你已经做到了,弟弟。” “我父亲一定会很欣慰,看到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道路。” 夕阳西下,营区的哨声在远方淡淡传来。兄妹俩并肩坐着,享受这难得的平静时光。
“杨阳,雪梅!” 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。两人转身,看到首长正向他们走来,脸上露出难得的轻松笑容。杨阳立刻起身敬礼:“首长好!”
首长摆了摆手:“不必这么拘谨,今天我以长辈的身份上来。” 他坐在杨雪娇旁边,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,“这是你们父亲年轻时在军校的照片,我一直珍藏。” 兄妹俩凑上前去看。
照片中年轻的杨铮穿着整齐的军装,神采飞扬,气宇轩昂。“真像...” 杨雪娇惊讶地看着照片,再看看杨阳,眼中流露出震惊之色。
首长微笑地点了点头:“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” 杨阳认真地凝视着照片,仿佛想将父亲的模样深深刻印在心底。
“对了,我还有一则好消息。” 首长收起照片,面色变得庄重,“上级已批准对你父亲的追授荣誉。下个月将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,那天会有媒体到场。”
杨雪娇惊讶得捂住嘴:“真的吗?” 首长郑重地点头:“确实如此。这是他应得的荣誉,也是对你们的一种补偿。”
此时,杨阳的眼眶已不禁湿润:“谢谢首长,这对我们意义非凡。” 首长拍了拍杨阳的肩膀:“你即将步入军校,我想对你说几句话。” 杨阳精神抖擞,认真倾听。
“军人的路从来都不轻松,会面对孤独、艰辛和委屈。但记住,无论何时,都要保持你的初心和使命感。你父亲当年就是这样的人,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,从不为名利所动。” 首长的语气中充满了长者的谆谆教导。“我记住了,首长。” 杨阳神情严肃地点头回应。
“还有,照顾好你姐姐。她为你付出太多,现在是你回报的时候了。” 首长转向杨雪娇,眼中满是赞赏。
“这是我的责任,也是我心甘情愿的事。” 杨阳坚定地说道。
首长满意一笑:“很好,杨铮在天之灵也会因你们这样的子女而感到欣慰。”
夜色降临,繁星点点。
首长告辞后,杨雪娇与杨阳又默默坐了一会儿,各自沉浸在内心的思绪中。
“姐,你还记得小时候你总是给我讲父亲的故事吗?” 杨阳轻声问。
杨雪娇点头:“记得,那时我担心你会忘记父亲,所以把我记得的一切都告诉你。”
“有些故事,你说了一遍又一遍,比如父亲教你骑自行车,陪我放风筝。” 杨阳回忆道,“如今想来,你一定有些是编造的吧?”
“有的。” 杨雪娇笑着说,“我怕你对爸爸的记忆模糊,所以加入了些许想象,但爸爸确实是个好人,这一点我从未虚构过。”
“谢谢你,姐。” 杨阳紧握姐姐的手,“感谢你为我保留了父亲的形象。”
杨雪娇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:“别客气,弟弟。”
次日清晨,杨阳整装待发,准备去军校。
连队的战友们前来送别,连长亲自开车将他送至车站。
临别时,杨雪娇为弟弟整理军装的领口:“在学校要好好学习,不要给自己过大压力。有困难就告诉我和姐夫,我们随时可以去看你。”
“知道了,姐。” 杨阳笑着点头,像孩提时那样乖巧。
“还有,别忘了定期写信回来。” 杨雪娇再三叮嘱。
“一定会的。” 杨阳郑重承诺。
送别的人群中,首长也来到了。
他身着常服,站在稍远处,静静目送杨阳登上列车。
当杨阳向他敬礼时,首长亦以标准的军礼回应。
火车缓缓启动,杨阳站在车窗边,向姐姐和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。
阳光洒在他的军装上,闪烁着耀眼的光辉。
杨雪娇伫立在站台,目送渐行渐远的列车,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。
二十年前,父亲为国家献出生命;二十年后,弟弟踏上了父亲的征途,承载着他的遗志。
“他终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,正如他的父亲。” 首长走到杨雪娇身旁,轻声说道。
杨雪娇点点头,眼中含泪:“是的,他一定会的。”
归途上,张明握住妻子的手:“你还好吗?”
“嗯,挺好的。” 杨雪娇微笑,轻抚隆起的腹部,“这些天所经历的一切,宛如梦境。然而,现在我更加踏实。”
“为何如此?” 张明好奇地问。
“因为我终于能告诉孩子,他的外公是一位真正的英雄,而他的舅舅在延续这份荣耀。” 杨雪娇眼神投向远方,自豪满溢,“这才是最美的传承,不是吗?”
张明目光柔和地望着妻子,轻轻点头。
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军营上空。
杨雪娇伫立在新家的窗前,拨开远处的旗杆,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。
她似乎看到了父亲的身影,静静站在那里,微笑着朝她点头。
“爸爸,您见到了吗?您的儿子长大了,选择了与您相同的道路。我们一切都好,您可以安心了。” 杨雪娇呢喃,眼泪在眼角闪烁。
窗外,军营的灯火渐次亮起,如同点点星光,照亮了这个英雄的家庭,也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旅程。